电影剪辑在技术发展中的三个阶段 电影剪辑已经并正在经历第三个阶段: 首先个阶段是手工制作阶段, 这是无声电影时期, 由手工技术操作剪接影片; 第二个阶段是机器制作阶 段, 这是进入有声电影之后, 由手工操作简易机器进行影片剪辑; 第三个阶段是计算机制作阶段, 这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高新技术, 由计算机进 行“非线性”剪辑(数码剪辑)。 电影观念、 电影艺术手法、 电影科学技术的演变和进步, 有力地推动了 电影剪辑艺术向着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迅 猛发展。 由此可见, 电影剪辑既是影片制作工艺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也是影片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更后一次再创作。 1 处理声画关系 声音和画面的关系是剪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音的加入丰富了影片的信息, 提供了形成节奏的重要手段。 (1 )短片拍摄结束后, 短片的类型方向基本确定, 然后就是背景音乐的搜寻。 一首合适的背景音乐在影视作品中与画面有机地结合, 可以对画面起到补充、 深化、 烘托和渲染的作用,并赋予画面形象以更丰富的内涵力。人们在影视节目的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上进行了许多的创作,力图使声音的形象更加鲜明、完整,与画面高度统 一。 一般按影视中声源的视觉形象和它所发出的声音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种, 即声画合一、 声画分立、 声画对位。 ①声画合一是更简单、 更常见的声画结合形式, 它是指镜头中的视觉形象和它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同时消失。 声画合一时的声音完全依附于画面形象, 为写实音。 当写实声音和画面同时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后, 两种不同的感觉相互渗透和互为补充, 使观众的感受变得更为深刻、 真实。 ②声画分立是指镜头画面中视觉形象和它发出的声音互相离异的声画有机结合形式。 人们在听觉上的感受习惯与视觉上的感受习惯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画面的突然切换在感上可以很自然, 但当声音突然消失、 出现和转换时, 往往会在观众的身上产生很大的困扰, 但有的时候要求一切声音与画面机械一致反而会降低作品的信息量或艺术感染力, 而采取声画分立的方法, 则可增加作品的信息量或艺术感染力。 ③声画对位是指镜头画面中视觉形象和声音分别表达内容, 二者按照各自的规律去发展, 从不同的方面说明同一涵义的声画结构形式。 这种形式强调声音与画面的独立性与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观众的联想, 达到对比、 象征、 比喻等对列效果, 产生某种声画自身原本所不具备的新的寓意, 拓展了作品的信息量, 又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很多的影视作品的背景音乐都是专门配乐。 2 节奏 (1 )所谓“节奏”, 中国古书《礼记.乐记》 中的“节奏合以成文”就揭示了节奏于止起、 静动的实质及其艺术感染力。 而纵观自然万物可, 一切有生命的物质, 只要存在运动, 不管其形式如何, 就都有节奏。 ①节奏本身就是自然界各种运动物质、 物质运动和生物机体各项功能交替的均匀性变化与表现形式。 音乐与电影之间在手法的运用规律上有许多相通之处, 只是电影在以声画为表现形式时。 节奏更多的体现在时空表现上和时空变化形式的重复和分布上。 ②电影摄影的节奏更终是在剪辑上完成的。 英国著名的电影剪辑师勃来苏曾说过: 剪辑电影百分之九十是节奏。 电影摄影剪辑中还牵涉到两个与节奏有关的因素。它们分别是每个镜头的长度和景别的大小。 3 蒙太奇 说到剪辑不得不说的就是蒙太奇, 可以说剪辑是蒙太奇的一个手段。 “蒙太奇是电影剪辑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可以说电影剪辑与蒙太奇是同时产生,同时并进的。剪辑与蒙太奇在艺术创作上是同义词。所以,当有人将影视剪辑编辑称之为蒙太奇工作者,也确实有其一定的道理。 #p#分页标题#e#蒙太奇对于剪辑、 编辑而言, 具有更为直接、 更为具体、 更为重要的特别意义, 必须深刻理解、 精到地把握、 熟练地运用之。 蒙太奇 montage建筑学上的一个法语词汇,, 原义是安装、 组合、 构成之意, 即将各种不同的建筑材料, 根据一个总的设计蓝图, 分别加以处理、 组合、 安装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建筑物,产生出全新的功能和效用。电影艺术家借用蒙太奇这一术语,来譬喻、表达、说明影片镜头组接的含意,是颇为恰当贴切的。 在电影制作中, 按照剧本或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情节, 分别拍成许多镜头, 然后再按照原定创作构思, 把这些不同镜头有机地、 艺术地组接在一起, 使之产生连贯、 对比、 联想、 衬托、 悬念及各种节奏等功效, 从而组成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 表达主题, 为观众所理解的影片。 这些电影独有的构成形式和表现方法,就总称之为蒙太奇。
产品详情